烟台大学失效分析赛是“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失效分析赛”的校级选拔赛事。失效分析大赛是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系列专业赛事之一,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与高校共同承办的专业赛项,赛事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是面向高校材料类、机械类、化工类、电子类等相关专业在校大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2025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失效分析赛”分为两级赛制,即大区赛/省赛、全国总决赛,将于2025年6月21~22日进行大区赛/省赛,8月10日~12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总决赛(简称国赛)。
为了更好地推进我校此项赛事,特此举办“失效分析大赛”校级选拔赛。该校级选拔赛由烟台大学主办,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承办,优秀作品和参赛队伍将代表我校参加省赛及最终的国赛。现将第一届烟台大学失效分析大赛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目的
失效分析研究是一种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有效方法。全国失效分析大奖赛迄今已历九届,本赛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失效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始终秉承“厚基础、强融合、重突破”的指导思想,致力于激发高校大学生、企业技术人员对材料失效分析领域的学术探索与创新实践热情,着力培养失效分析领域的卓越技术人才,服务国家新材料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战略。
二、大赛内容
山东省失效分析大赛(简称省赛)分创新赛、创意赛两个比赛赛道,推荐30%参加国赛;参赛作品应是失效分析领域近两年获得的创新成果或对已经公开发布的成果深入研讨。
创意赛:参赛者依据已公开发表的国内外失效分析案例经二次加工后参赛,属于非原创作品,比赛时应注明,并引用作品来源出处。
创新赛:参赛者使用自主研究的失效分析案例参赛,属于原创作品。
三、参赛要求
(一)参赛对象
参赛队员须为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大二及以上)、研究生和留学生,其专业不限。
(二)报名要求
1.报名参赛以参赛队为单位,每队由2名符合条件的队员组成,每人限参加1支队,每队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含2人)。
2.参赛组别分为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不可混编参赛。
四、报名方式
省赛报名分为“创新赛”、“创意赛”两个赛道,均采用自选课题。报名信息详见附件1大赛报名表(含参赛项目是否原创作品声明)。留学生参赛和拟参加国赛能力赛赛道的选手请单独联系大赛负责人。
大赛报名通过发送邮件进行,参赛成员组队后,下载并填写附件1报名表,将参赛报名表和参赛学生的学生证扫描件于2025年6月7日前发送至邮箱xnyi17s@ytu.edu.cn(参赛报名表加盖学院章,其格式见附件)。由烟台大学组委会按照评审标准进行校内作品评选,并最终向大赛报送作品。
五、大赛时间安排
1.报名阶段(6月6日前):参赛选手将报名表和学生证扫描件一同发送至邮箱:xnyi17s@ytu.edu.cn。
2.参赛PPT提交阶段(6月19日前):参赛选手将答辩PPT发送至邮箱:xnyi17s@ytu.edu.cn。
3.分区/省赛阶段(6月21~22日):省赛以线上比赛方式进行,参赛团队进行PPT演讲,参赛队员进行协助答辩,答辩演讲时间不超过10分钟,总用时不超过15分钟。
4.国赛阶段(8月10~12日):国赛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进行。推选进入总决赛的作品(PPT )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提升,以总决赛报名提交PPT为准。
六、奖项设置
1.本次选拔赛(省赛)奖项分为一等奖(8%)、二等奖(22%)和三等奖(30%)。一等奖和二等奖赛参赛队报送至2025“欧波同杯”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失效分析赛组委会,获得参加总决赛资格,并自行报名参加总决赛(参加总决赛需交注册费)。
2.为兼顾公平及参赛单位均衡,省赛将首先推选出每个参赛单位代表队获得省赛总成绩最高的1组选手(本科生组)进入全国总决赛,其余参赛队按照区赛成绩进行排名录入进入总决赛名单。其中,参赛单位进入总决赛的队伍总数不超过注册省赛队伍总数的30%。
3.各参赛单位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的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参赛队伍数均不超过两支。
4.省赛获奖选手不单独颁发获奖证书,以获奖文件形式(电子版)发送参赛单位联系人处。
七、参赛说明
1.选拔赛比赛自选作品,需要标注作品是否属于原创性。
2.本次选拔赛采用线上答辩形式,每队将由一名队员代表参赛队进行PPT演讲,参赛队员进行协助答辩,答辩演讲时间不超过10分钟,总用时不超过15分钟。
3.选拔赛满分为100分(注:选拔赛成绩不计入总决赛成绩)。
4.报名完毕后,参赛队将不得在比赛过程中更换队员或调整队员顺序(包括指导教师)。
5.线上答辩时要求参赛队2人必须出镜,如因个人原因无法出镜,则被视为个人自动放弃参赛权利。
八、评分标准

九、版权要求
(一)创新赛参赛作品应为原创作品,无著作权争议。赛项执委会有对作品进行交流、宣传、出版等权益。未经授权的单位和个人严禁使用参赛作品,侵权必究。创意赛参赛作品报名时应进行声明,并在比赛PPT首页标注该作品的公开来源。
(二)参赛作品凡被认定属于抄袭、剽窃的,将取消参评资格,已经入选的作品和个人,评委会将取消其入选资格和相关荣誉,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由参赛者本人承担。
十、校赛选拔及报名相关事宜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衣老师,手机:19353512147,电子邮箱:xnyi17s@ytu.edu.cn。相关国赛信息可以查阅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失效分析赛官网:http://shixiaofenxisai.com/。